中国本土时装设计师的“四大硬伤”
10/02/22 15:29:00

沈六新 副教授


      随着近年来时尚业的发展,中国设计师能够建功立业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在肯定本土设计师的成绩的同时,回顾历史,我们也发现中国设计师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妨碍着本土设计师的发展。


    一、资金匮乏


       从历史上看:中国本土设计师缺乏资本财富的积累。国外知名品牌小型的品牌推广会便动辄三五十万,全年的推广和广告预算更是数以千万计。而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本土设计师的自创品牌的投入资金常以十几万起步,与企业合作的也常常不超过200万,在这样的情势下,力量差异悬殊。而眼下,在国外大量一二线的品牌涌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设计师创品牌的门槛显著提高,孕育一个品牌的花费也开始水涨船高。依目前状态来看,中国设计师在没有雄厚资本支持的情况下,仅凭偶尔在国内时装周上露个脸,亮个相,实在是杯水车薪,这与占领整个市场的需求是严重失衡的。


    二、资讯短缺


       从资讯上看:中国本土设计师缺乏对时尚信息的系统了解。由于长期以来,时装的潮流话语权长期被西方设计师所掌控,面对汪洋般的国外前沿潮流信息,往往容易受影响甚至迷失于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本土设计师了解国际前沿信息的最佳手段便是网络,但是网络是各种信息混杂的地方,各种信息从四面涌来,往往真假难辨。从网络搜索到各种来源发布的潮流信息仅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当前的趋势,无法帮助本土设计师预测发布未来的潮流。对设计师来说,把握未来6个月,甚至一年的趋势至关重要,这正是所谓的潮流的“话语权”。而国外知名品牌中,以Christian Dior(克里斯汀·迪奥)为例,拥有超过50名的设计师支撑品牌的延续,他们为品牌做咨询研究时分为三个类别,该团队研究的不仅是时装,还包括发型,妆容,饰品,皮鞋,手表和珠宝等等的前沿潮流讯息,他们会去分析某一品牌定位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他们进何种迪斯科舞厅,观看何种文艺演出。而我们的设计师在不了解这些的情况下,做设计实为无米之炊、无缘之水。中国设计师需要一个完整、快速、灵敏的信息系统,将信息的触角直接探伸到国际五大时装之都。没有这种触角,特别是不深入行业前沿,不了解国外著名品牌和知名设计工作室他们眼下在做什么,未来做什么,就只能跟在国外设计师的后面,拾人牙慧。


    三、理念扭曲


       
时装的第一属性是商品,首先要考虑市场和销售。其次,时装反映的是一时的潮流,是“速朽”的艺术。设计师也不同于画家,梵高在世时作品得不到欣赏和认可,死后被发掘,画作大幅升值,流芳百世。但时装不同于艺术,带有浓重的商品的属性,因此不能够过分强调设计师个人主观的感受和意愿而企图将时装塑造成永恒不朽的艺术品。有些设计师过分执着于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理念,认为自己设计的艺术性不容商业文化腐蚀,这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理解时装的商品属性而陷入了思想的误区。此外,时装品牌通常一年中推出四季的服装系列,一季的服装品种大约要100-200种,无论是信息还是服装本身的流动性和流量都非常大,处在如此急速和浩大的信息流和产品流中,设计师不可能将时装当作艺术品来打造


    四、不随团队


       在国外,品牌的团队通常由投资人、策划人、卖手、品牌推广等组成,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目标高度一致的严密系统。我们有些设计师唯我独尊,夜郎自大,认为设计师可以脱离团队的支撑,独立包揽品牌的所有工作,自己去采购面料,自己去联系生产商,其运作方式更接近老式的小作坊。他们有的执拗地认为自己的产品和设计是最好的,而不去研究结合市场的实际需要,将企业品牌一贯传承的风格抛诸脑后。


       Chanel(香奈儿)的总设计师Karl Lagerfeld(卡尔·拉格菲尔德)同时担任另一品牌Fendi(芬迪)的设计总监,并且相当地成功。他的成功秘诀便是他能够非常好地领会两个品牌各自的传统风格和品牌精神,在创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延续品牌的一贯风格,而不过分强调自己的主观的设计理念,强加于品牌,赋予了品牌和企业最持久的生命力。
国内一些设计师缺少团队协作的精神和应有的责任意识,与企业一言不和便拂袖而去,且以为自己的独特理念和设计才华不被理解,怀才不遇而愤愤然,陷入了自我欣赏的误区,继而轻易跳槽,造成与企业间的短暂婚姻。有的企业甚至为这些设计师的自我欣赏而买单,投入大量资金,如在长城上作秀,搭建水上T台,造成了一时的轰动,设计师也获得了一时的虚名,企业生产出了实际的货品后,由于商品与市场实际的不符囤货积压,造成了企业巨大的损失。这些都是实际发展中,值得我们吸取教训的经验。


(本文作者系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信息中心主任)


上一条:法国服装界“品牌之王”与沪上设计专业学子交流

下一条:上大—巴黎学院毕业生“环游之旅”迎世博